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湯斌

湯斌(1627~1687),字孔伯,一字荊峴,號潛庵,河南睢州人。  
      清順治進士,康熙時舉鴻博,授江寧巡撫,歷任禮部尚書、工部尚書等職。台灣今仍有奉祀之五通神,湯斌於任江寧巡撫時,以此種神明為淫亂之神,予以毀像撤祠。  
      湯斌學宗程、朱,嘗疏請修纂《明史》,將順治前抗清復明的明季諸臣,皆據事直書記錄下來,毫不忌諱。清聖祖頒他去史館任官,修纂《明史》,將他所記錄史實得以保存,使明季忠烈義士能名垂後世,算是湯斌的功勞。  
      學問主張來看,湯斌是朱學的倡導者,並推崇力行。湯斌拜孫奇逢為師,長達十年之久。學習上兼綜合程、朱、陸、王的優點,不分派別,學問框架上以孫奇逢老師為主,重視經世實踐的學問,注重力行的精神。在明朝嘉靖隆慶年間,盛行姚江的學問,流傳至清朝,當時陸隴其強力排斥姚江學。湯斌見狀,便致書給陸隴其,提出:「程朱學能達到孔學精髓,是學習儒學的人畢生該有所沉潛的。姚江學我不再批評,並非我信服姚江學,而是程朱與陽明都以心求理,去了解孔學真正的面目,姚江跟隨陽明,或許也是想了解孔學面貌。」湯斌提出人應該要去力行先賢的說法,去了解孔學精微,才是今人的問題,人人能說道理,卻不能力行。  
      湯斌一生清正廉明,體恤民艱,弊絕風清,政績斐然,被尊為「理學名臣」。湯斌卒於清康熙二十六年,享年六十有一,諡文正。道光三年從祀孔廟,稱先儒。著作有《洛書篇》、《眭州志》、《湯子遺書》。

撰稿人:簡逸光
網站滿意度調整